《長相思2》自開播以來,觀眾對其反應冷淡,討論熱度逐漸消退,彷彿這部作品已被大眾遺忘。
究其原因,不少觀眾表示該劇節奏緩慢、權謀情節過於兒戲、感情線支離破碎,甚至認為劇情只是披著大女主成長的外衣,實際上仍是在多位優秀男性之間游走抉擇。
第二季中,女主角與四位男性角色的關係毫無進展,令觀眾失望。
《長相思2》的口碑下滑,其實早有跡可循。
許多負面評論指出,該劇在多方面未能滿足觀眾期待。
第一季憑藉「一女多男」的情感線獲得成功,但第二季卻在同樣的模式中失利。
「一女多男」的故事套路源自網路文學,指女主角與多位男性角色產生情感聯繫,展開多條情感線的敘事方式。
這種模式的魅力在於能呈現多樣的情感模式,給觀眾帶來豐富的情感體驗。
以《長相思》為例,小夭與玱玹的親情糾葛、與相柳的知己之情、與涂山璟的互相救贖,都收穫了不同的支持者。
然而,這種多元情感線若處理不當,容易流於表面,缺乏深度。
本應透過女主角的選擇,展現她與不同男性角色的情感觀念碰撞,從而解構愛情的複雜性,促進女主角的自我完善與成長。
但《長相思2》卻未能在這方面有所突破。
女主角小夭在第二季中,角色設計缺乏深度,她對待感情的態度從一開始就過於明確,缺少了成長的可能性。
相比之下,現代劇《玫瑰的故事》反而在這方面有更出色的表現。
除了角色設計的問題,劇情的紮實度和戲劇張力也不足。
例如,男主角玱玹登上王位和國家版圖擴張的過程,主要依靠娶各個氏族的女子,權謀線顯得幼稚。
第一季中,清水鎮的故事每個人物都帶著秘密登場,角色之間的互動充滿看點。
但到了第二季,秘密揭開後,情節卻走向了老套的情感拉鋸戰,落入古裝偶像劇的俗套。
過度依賴情感戲,但情感戲又缺乏新意,沒有深入刻畫人物和情感,使得劇情顯得空洞。
《長相思2》就像一場精緻的流水席,表面美味可口,實則味道已不新鮮。
「一女多男」的敘事模式曾在2015年後大量湧現,如《花千骨》、《楚喬傳》、《扶搖》等作品。
這些劇集多為大製作、大IP,且配置了頂尖演員。
然而,質量參差不齊,同質化嚴重,導致觀眾審美疲勞。
隨著觀眾對「大女主」劇集的期待提高,這種模式逐漸沒落。
近年來,隨著劇集市場的變化和觀眾審美的提升,「一女多男」的劇集又開始回歸。
但若沒有新的突破,仍舊難以滿足觀眾的需求。
《長相思2》在表演方面也存在問題。
多位演員在情緒戲中過度用力,導致場面失控。
當大女主與男主角共同演繹高光時刻時,彼此之間似乎在比拼演技,場面顯得有些滑稽。
導演在處理這些場景時,運鏡也顯得突兀,增添了不協調感。
這種過度渲染情緒的方式,反而削弱了劇情的感染力。
觀眾不僅沒有被感動,反而感到好笑。
這反映出劇組在把控名場面的能力上存在不足。
暑期檔電影的競爭激烈,尤其是《消失的她》和《孤注一擲》等實力影片的夾擊,使得《長相思2》的熱度逐漸冷卻。
更重要的是,該劇未能在劇情和角色塑造上滿足觀眾的期望。
第一季建立的故事和角色基礎,在第二季中被打亂,試圖營造絕望悲傷的愛情氛圍,但卻落入俗套。
第一季的口碑高達7.8分,第二季卻僅有6.6分。
表面上看似及格,但實際上這也是粉絲的情面分。
普通觀眾對於這樣的質量,顯然不會給出高評價。
劇情中,女主角小夭的選擇和行為缺乏合理性,角色之間的情感糾葛過於牽強。
為了塑造所謂的虐戀情深,劇情充滿了不合邏輯的設定。
觀眾質疑編劇的用意,認為這樣的劇情三觀扭曲,無法傳遞正面的價值觀。
第一季的核心在於自我成長和救贖,每個角色都有獨立的成長線。
但第二季卻讓角色成為愛情的工具人,為了情感而犧牲自我,失去了原有的深度。
在表演方面,女主角楊紫的演技也受到質疑。
她在詮釋俏皮可愛的角色時游刃有餘,但在處理深層次的情緒戲時,表現力不足。
她的哭戲和激烈情緒戲,未能讓觀眾產生共鳴,甚至顯得僵硬。
作為大女主劇,觀眾期待看到的是女性的崛起和成長,而非沉溺於愛情糾葛。
總的來說,《長相思2》未能繼承第一季的優點,反而暴露出劇情、角色和演員演技上的諸多問題。
6.6分的評價已經偏高,這部劇或許只能稱得上是5分的水準。
對於這樣的作品,應該嚴肅地批評,而非過度捧殺,否則只會讓古裝偶像劇陷入更多的俗套。
未來的劇集創作,需要在劇情、角色塑造和演員演技上都有所突破,才能真正滿足觀眾的期待。